再來,Brian 帶到了赤峰街的歷史架構與建築特色,赤峰街又稱「打鐵街」起因於過去大稻埕因有鐵路又設有港口,水路與鐵路交織下,成為貨物、日常用品集散地,商賈往來頻繁,造就了聚落繁華。而往昔船隻拆卸維修需要零件,因此在港邊逐漸發展出一條「打鐵街」,隨著時代遞嬗,船隻修繕的需求降低,打鐵店逐漸少了 ! 原本販售船隻零件的店家漸漸轉型為五金與汽車零件的店舖,就聚集在「赤峰街」這條街上。導覽中, Brian 說要分享個彩蛋,讓我們沿著街廓往二樓方向看,猜猜看有沒有發現什麼特色之處 ! ? 原來,成排老房子的二樓,幾乎都有著一座形式講究的外推陽台,這般日治情調的洋房建築,台北市除了在迪化街,也只有在赤峰街才看的到了。一邊隨著導覽一邊漫步在赤峰街巷弄中,不難看到昏暗堆滿機械汽車零件店、五金材料行隔壁或樓上是極具特色的文創店面,新舊融合的衝突美感特別迷人,當下小編就忍不住問了 Brian,這樣的衝突感是特別有規劃過的嗎 ? Brian 回答:「沒有,它們是自然形成的。」當下小編心裡只有一個字,就是 COOL ! 一個有著傳產文化底蘊又同時注入新創元素的街廓,仔細想想還真的沒有哪個地方有這樣的特色。赤峰街它特有的都市意象賦予了一群新創朋友們產生了地方認同與文化想像,並創造了有著相同調性的年輕消費者前來踏點,在這裡不僅存在著文化感,也更多了些生活感。顯然,若要說赤峰街是藝文發展「聚落型區域」,一點也不違和。當天,還有個小花絮就是導覽到一半,開始雷聲作響,接著就下起傾盆大雨。昏暗的天空再加上雨水的洗禮,這時的街景顯得更是浪漫,雨水沿著矮屋簷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的聲音,黃色燈光打在牆面、綠葉上的景象,雖然,我們一行人沿著小小的屋簷往回走,衣服、頭髮都濕了 ! 但不知為何,當下小編的心情是愉悅的,就像是這些雨水可以洗去疲憊的身心一般,有治癒的功效,一點都不會感到狼狽,或許這就是走在這充滿人文生活的赤峰街上所吸引人的地方吧。